信息来源:金言法语
工伤认定时效
职工遭遇事故伤害或被依法诊断为职业病时,其所在单位需在伤害发生或诊断确认之日起30日内,向所属统筹区域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面对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批准,申请期限可适当延展。若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工伤职工、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伤害发生或诊断确认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区域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案件调查核实及举证责任
工伤案件处理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后,根据审核需求,有权对事故伤害展开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需予以配合。职业病诊断及争议鉴定遵循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持有合法职业病诊断证明或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不再进行额外调查。当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主张工伤,而用人单位否认时,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应当认定工伤以及视同工伤的情形
工伤认定涵盖以下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或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工伤情形。此外,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参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受伤;原军队服役人员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但需注意,《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明确排除三种情形: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
工伤认定的费用及认定书问题
申请工伤认定无需缴纳费用。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请,期间产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认定书的发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申请后60日内作出决定,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案件应在15日内决定。因此,工伤职工通常在申请后60日内收到认定书。
工伤认定和轻伤有关系吗?
工伤认定与受伤轻重无必然联系,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均可申请认定,最终结果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对于超过工伤认定时限的情况,若因非职工或其近亲属自身原因造成延误,如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限、用人单位原因、社会保险部门制度缺陷或劳动关系争议仲裁、诉讼等,根据相关规定,被耽误的时间不计入申请期限,符合条件的仍可申请工伤认定。
怎么理解“上下班途中”的情形
关于“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涵盖合理时间内往返工作地与经常居住地或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以及从事日常工作生活所需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路线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需依据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判定。若无法获取事故责任认定书或法律文书无法认定责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依据调查核实证据作出结论。
工伤认定中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及工作原因该怎么理解
工伤认定中的“三工”原则包括:工作时间即职工提供劳务的时间;工作场所涵盖用人单位管理区域、特定工作区域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区域;工作原因涉及本职工作、临时指派工作或因工作相关行为导致的伤害,需考虑工作职责、单位指派、工作职责关联性及用人单位正当利益等因素,以确定职工受伤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